【资料图】
“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”杨代启对“蒜大姐”进行培训
大众网见习记者 高传顺 通讯员 郭子健 济宁报道
今年以来,济宁市金乡县兴隆镇创新“1+3+N”工作思路,致力打造1个“一站式”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,建立以蒜大姐、老杨说事、法律顾问为主体的3支调解员示范队伍,提供行政调解、人民调解、司法调解、公共法律服务等N项服务,不断丰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,全面推进平安兴隆建设。
整合部门优势资源 实行“一站式”集中办公
金乡县兴隆镇把打造社会治理领域具有特色的“一站式”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列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由党政领导亲自挂帅,融合司法、妇联、热线办、网格服务中心等有关部门优势资源,实行集中办公,定期召开“联席会议”,选任专职人民调解员,实行领导干部接访制,“一站式”受理、解决群众诉求,改变了以往群众“多头跑、重复跑”的难题,成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便捷、高效、经济的“快速通道”。
发挥专业人才优势 提高“一站式”服务质效
金乡县兴隆镇积极选任熟悉法律、热心调解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、律师、司法所工作人员担任人民调解员,并建立相应工作制度、值班制度;充分发挥“一村一法律顾问”在基层治理、服务人民群众工作中的作用,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实用周到的法律服务;全面推广“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”杨代启“和为贵”调解七步法,实施“法治带头人”和“法律明白人”双培养工程,全面提高村干部依法管理、调解纠纷的能力,调解成功率、当事人履行率大幅提高。
鼓励多元主体参与 充实“一站式”调解力量
金乡县兴隆镇探索运用“蒜大姐”地缘、人缘优势在婚姻纠纷化解、邻里纠纷调处、孝老爱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,打造“蒜大姐”调解工作室,组建“蒜大姐”调解员队伍,实行“点单—派单—接单(抢单)—晒单”工作闭环机制,按照“实绩打擂、晾晒评星”机制,激发“蒜大姐”调解志愿服务队的活力,顶起了矛盾纠纷调解的“半边天”。同时,兴隆镇依托杨代启调解工作室,动员热心服务、志愿调解的党员群众投身人民调解,打造“6+N”调解团队,全力推广其经验做法,用实际行动来解决群众身边的堵心事、操心事。